<input id="yam2m"></input>
  • <bdo id="yam2m"><tr id="yam2m"></tr></bdo>
    • 拍賣知識

      網拍糾紛投訴猛增 網上拍賣亟須立規矩

      時間:2020-04-16 10:19:56

      今視網訊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電子商務交易也迅速增加,買者和賣者的欺詐行為時有發生,其中,網上拍賣欺詐行為在網上投訴中居高不下。虛構拍品、以次充好、惡意抬價……網上拍賣欺詐行為的頻頻出現以及相關責任人長時間得不到法律條文的治理嚴懲,顯然令人擔憂。
          
        日前,記者了解到,由于監督機制的缺失,近年來網上拍賣欺詐行為日漸猖狂,不少江西網民也上過網上拍賣的圈套。

        ■案例:

        二手DV攝像機竟當新機拍賣
          
        “最近我在網上購物時,看見有個網站正在拍賣一臺全新DV攝像機,由于賣家沒有設定底價,我以200元的價格就拍到了。怎么也沒有想到,新買的DV攝像機只用了一個星期就無法正常使用,我拿到市場上去維修,維修師傅告訴我,這臺DV攝像機是二手貨,并不是全新的。”昨日,家住南昌市洪都北大道的趙女士告訴記者,她在網上拍到的全新DV攝像機竟然是二手貨,更讓她感到氣憤的是,當她要求對方退貨時,卻遭到了對方的拒絕。
          
        于是,生氣的趙女士就向該拍賣網站電話詢問,網站的人卻稱趙女士已經使用了一個星期,無法鑒定該DV攝像機是否是二手貨,并稱網站提供的只是交易平臺,交易是買賣雙方自愿的事,對趙女士的這種情況只能表示遺憾。想買全新DV攝像機卻買到二手貨,向網站討說法又是這么一種結果,趙女士自然覺得非常窩火,聲稱再也不到網上參加什么競價拍賣了。

        ■現狀:

        網上拍賣糾紛投訴猛增
          
        事實上,互聯網的興起已經使網上拍賣成為網民購物的主要方式之一。記者在淘寶、易趣、拍拍網等網站看到,不少商家甚至用“一元起拍”的形式吸引網民參與競拍。但是,近幾年,網上拍賣引發的糾紛也迅速上升,趙女士購買全新DV攝像機卻買到二手貨的遭遇,正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例。
          
        記者從江西省消協和南昌市消協了解到,我省消協部門也接到過不少類似投訴。南昌市消協秘書長陳元生告訴記者,網上購物尤其是網上拍賣的投訴連續猛增,已經成為投訴熱點之一。目前,網絡拍賣中存在的違約、欺詐現象比較嚴重,主要表現為賣方或虛構拍品、或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參與競買抬價,買方或故意搗亂惡意抬價、或不履行交割手續等等,擾亂了網絡拍賣交易的正常秩序,侵害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網上拍賣糾紛日益增多,與網上交易的獨特性有很大關系。陳元生分析指出,買賣雙方借助互聯網這個平臺進行交易,買家無法真正全面地接觸了解商品,大都只能參考賣家公布的信息,這如同隔山買牛,商品信息的真實性無法得到保障。有些交易雙方是在網上匿名、跨地域操作,一旦出現糾紛,解決起來很困難。

        ■漏洞:

        網上拍賣會給欺詐者鉆空子
          
        據了解,目前流行的網上拍賣多是采用網站提供交易平臺和中介,由賣方提供商品,主要包括電子產品、藝術品、郵幣卡、香水、服裝禮品等,深受廣大網民的喜愛;買方只需在網上進行競價,在指定時限內價高者競買成功的方式成交。 
          
        但是,網上拍賣存在著很多漏洞,主要是賣家和買家幾乎沒有用真實身份進行交易,而且交易的中介方只負責收取傭金和推介費,不用對欺詐行為和資料商品質量負責。 
          
        據一些被騙的網民反映,在網上拍賣中賣家經常制造騙局:一是不發貨詐騙,有的買家付款后賣家不發貨;二是資料欺騙,拍賣者提供的拍賣品資料跟實際的拍賣品資料不符合;三是隱藏附加費用,例如要求很高的郵寄費用等等。 
          
        記者曾就此問題詢問過某國內知名拍賣網站,該企業客服部門的一位女士告訴記者:“我們只為交易雙方提供平臺,并不對其中買家賣家的資料、產品質量進行真偽鑒定,如果發生詐騙,可以通過法律途徑尋求幫助,連續兩次被投訴的商家將被取消注冊資格。”但據記者了解,商家被取消資格之后仍可以通過虛假材料重新注冊返回。 
          
        為了驗證這家網站管理的松懈,記者上網分別以假的姓名、出生日期、家庭住址、年齡注冊了該公司的會員,結果竟然全部通過,足見其漏洞所在。

        ■尷尬:

        網上拍賣非法行為屢禁不止
          
        拍賣小孩、拍賣初吻、拍賣計算機病毒……由于網上拍賣在拍賣方式和拍賣品等各個方面具有開放性,網上拍賣的商品無奇不有。雖然有關部門經常監督清理網絡上的不良信息,但是非法的網上拍賣仍然屢禁不止,一些網站竟然公開拍賣色情物品或者違禁物品。
          
        “現在網上拍賣太瘋狂了,什么都敢拍賣。真希望能有人來管管現有的網絡店鋪,讓它能更好地為生活服務,讓我們能有一個安全的、健康的網絡空間?,F在想買東西總是提心吊膽的,怕上當受騙,錢少的還好,錢多的根本不太敢買。”采訪中,很多網民和用戶都向記者表示,對于網上拍賣,真是想說愛你不容易。
          
        一個不愿透露姓名的網站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很多網站都是通過簡單的注冊就可以開店。在注冊過程中用戶使用的資料真假都無法驗證。只是在商品進行上限之前通過一個檢索程序,但這種程序有很大的局限性。也有網站加了人工檢查,但這也不是長久之計,人工檢查在數以萬計的商品面前顯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除了檢索程序,網站還建立了一系列的信用機制。通過用戶在網上進行交易的成功記錄來提高信用度。這個信用指數是對用戶信用的重要衡量標準。但對這個信用機制,一位網名為梅嶺居士的南昌網友告訴記者,有很多用戶可以通過虛假購買、交換信用的方式,在短時間內就可以積累很高的信用指數,然后再在網上和別人交易,這樣就可以消除別人的懷疑。由此可見,這種信用機制的安全指數也是極為有限的,是以大家自覺為基礎的。

        ■相關觀點

        網上拍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拍賣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的幾家知名拍賣網站幾乎掌握著網上拍賣一半以上的份額,這幾家拍賣網站采取的交易方式,主要是為賣家提供拍品展示,并收取推薦費用、注冊費用以及按成交金額收取一定比例的提成傭金??梢?,拍賣網站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拍賣中介”。 
          
        江西匯通拍賣有限公司章經理表示:與一般意義上的拍賣行相比,網上拍賣既沒有對買賣雙方的身份核實,也不需要正常拍賣企業的“注冊1000萬以上的資質”限定,更不會對商品的真偽做鑒定,這不可避免地使得買賣雙方間的相互欺騙現象增加。
          
        據章經理介紹,網上拍賣與拍賣行的拍賣截然不同,嚴格意義上說,網上拍賣根本算不上是拍賣。

        目前沒有法律約束網上拍賣
          
        目前,我國對包括網上拍賣在內的各類電子商務還沒有直接的法律法規予以規范。網上拍賣糾紛日益增多,法律盲點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是非難斷。
          
        江西中山律師事務所黃勇律師指出,我國的《拍賣法》不能完全適用于網上拍賣,因為從網上拍賣的特征來看,其不同于傳統的拍賣:網絡拍賣本質是在網絡上競價,為達到在線(網絡)交易目的而產生的一種交易方式或手段;它是為適應在線交易(電子商務)的特殊環境和在線交易快速發展,而將傳統拍賣中的某些拍賣類型引入網絡,從而衍生的一種在線交易特有模式。
          
        黃勇呼吁,鑒于網絡拍賣還缺乏完全適合其特點的法律規范,有關部門應加快立法步伐,建立一套有效的監督機制,規范網上拍賣,減少網上拍賣糾紛,讓逐漸興起的網絡拍賣業走上良性健康的發展之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